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国资国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坚定不移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赶到派出所等待失主的空隙,童位宪拨打了剩余两个需要派送包裹客户的电话,获得了谅解和点赞策划:马燕视频 / 拍摄/ 剪辑:聂孝美 谭泽涛 童博谣海报设计:张晓校对:彭晓雨
策划:马燕视频 / 拍摄/ 剪辑:聂孝美 谭泽涛 童博谣海报设计:张晓校对:彭晓雨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昭通市农业农村局,昭通市育苗幼儿园的科技人员、教师、家长及幼儿代表参加了签约、挂牌仪式及体验活动。据了解,近年来,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整合资源,将科研基地打造成昭通农业科教示范基地,为大中小学校提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有省委联系专家1名,市委联系专家4名,市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首席专家5人,昭通市鲲鹏计划5人。本科以上学历7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8人。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给签订教学科研合作协议的大中小学校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平台,让他们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内涵,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丰厚的知识。昭通日报记者:杜恩亮 通讯员 朱世银 李翔校对:彭晓雨。有害生物防治41.38万亩,无公害防治41.08万亩,无公害防治率99.28%,林业成灾率0.21‰,草原成灾率0%,全面完成云南省下达防治任务。
依托赤水河流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金沙江干热河谷(滇西)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项目建设,昭通全面开展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在全省率先行动,及时制定出台10个专项行动和10个示范项目抓落实,目前累计完成新植苗木6500余万株,建设苗圃基地2600余亩。开展巧家五针松近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研究,成功繁殖巧家五针松7000余株。高等植物151科457属1025种,其中巧家五针松属全球范围内昭通独有。自天保工程启动以来,全市天然林资源得到持续保护和发展,工程建设对全市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初步显现。
赤水河畔,草木萌发,春山可望。通过持续的生态修复,昭通慢慢绿起来了。
赤水河边,清水缓缓流过,水草下有小鱼游弋。贾家坝村民小组700亩土地、山林曾经养活了400多人,现在,这700亩土地、山林养活的人不到200人,外出打工的人挣回了一家人的生活费,也看到了土地负重的后果,除了靠近公路边的土地种了少量的庄稼以及蔬菜外,更多的是退耕还林种下的板栗树、核桃树和竹子等经济林木。近年来,昭通坚持生态保护,大力推进植树造林,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并重,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从34.98%增至47.22%。近年来,昭通市通过深入实施极小种群保护工程,最大限度保存种质资源,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数量稳中有增。
为产业标准化、规范化、设施化建设提供借鉴,为休憩康养、乡村旅游等综合开发利用探索发展模式。完成退耕还草0.4万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人工种草4.5万亩、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除治245.73万亩。草场植被资源有174科1604种。一条条绿美道路跃过崇山峻岭、跨过江河湖泊,在2.3万平方公里的乌蒙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幅磅礴壮美的生态画卷。
绿美行动启动以来,昭通交通系统立即启动绿美交通行动,2022年,全市计划三年投入2.67亿元,统筹建设84.97公里高速公路绿美廊道、13个绿美服务区、2400公里绿美农村公路、1个绿美港口。昭通之巅药山,沉睡一个冬天的草甸醒来了……绿色,是昭通最耀眼的颜色。
目前,大山包黑颈鹤种群数量达2200多只,约占世界黑颈鹤总数的六分之一。从今年开始,结合绿美三年行动,在8个竹产业县(市)推进8个绿美竹园 打造。
从南亚热带到北温带植物均有分布,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24种,三级保护植物32种。松材线虫病疫区撤销,得到国家林草局充分肯定。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2022年,昭通产竹笋32.66万吨,一产超33亿元,综合产值近80亿元,同比增长21%,主产区竹农户均收入达1.8万元,对昭通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具有较强支撑近年来,昭通坚持生态保护,大力推进植树造林,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并重,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从34.98%增至47.22%。弹丸之地的贾家坝国土面积2平方公里,居住着110户459人。绿色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必须有机结合。
自天保工程启动以来,全市天然林资源得到持续保护和发展,工程建设对全市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初步显现。草场植被资源有174科1604种。
绿色,逐渐成为昭通最常见的颜色。大山包上,芳草青青,鹤舞高原。
截至2022年,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140.53万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194.41万亩,灌木林地772.31万亩,其他林地173.81万亩,森林覆盖率47.22%,森林蓄积量5327.18万立方米。对于世代居住在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贾家坝村民小组的常开银,他的眼里,除了温饱与富足,更有青山和绿水。
其中,新一轮退耕还林321.76万亩、天保工程41.2万亩、石漠化治理53.33万亩、陡坡地治理7万亩。昭通之巅药山,沉睡一个冬天的草甸醒来了……绿色,是昭通最耀眼的颜色。其中,方竹 333万亩、筇竹150万亩、其他竹类80万亩。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营造林526.69万亩。
来自市林业草原局的一份绿色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昭通有60多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50多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草木为证,2.3万平方公里的昭通,以浩荡的绿热烈回应春天——金沙江,碧水蓝天下,河岸两侧的草木竞相生长。
完成退耕还草0.4万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人工种草4.5万亩、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除治245.73万亩。赤水河畔,草木萌发,春山可望。
从今年开始,结合绿美三年行动,在8个竹产业县(市)推进8个绿美竹园 打造。完成森林抚育63.2万亩、低效林改造22.7万亩、造林补贴项目15万亩、防护退化林2.5万亩。
苍翠的乌蒙大地,山河披绿。说了一个村庄热烈的绿,我们再来看看在隆起的乌蒙高原上的昭通,一个大山大水大峡谷的昭通,如何回应绿色的呼唤。松材线虫病疫区撤销,得到国家林草局充分肯定。鱼类种类繁多,境内有鱼类9目19科113种,已建立国家、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共12个,保护区面积达162.37万亩,占国土面积的4.7%,涵盖昭通市境内9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90%的野生动物种类和90%的高等植物种类。
目前,大山包黑颈鹤种群数量达2200多只,约占世界黑颈鹤总数的六分之一。在昭通大地,生物多样性是绿色昭通最好的体现。
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管护1691万亩。开展巧家五针松近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研究,成功繁殖巧家五针松7000余株。
土地得到喘息,植被一天天好起来了,林里的青冈树、冷杉一天天长高长壮了,林下的草甸越来越厚,不时有蹦跳的松鼠和兔子及飞来飞去的野鸡。森林火灾发生率大幅下降,最大程度地减少森林草原火灾灾害损失,成效明显。
顶: 9踩: 99414
评论专区